玻纤布的常规生产工艺流程!
玻纤布生产主要包括原料处理、纤维成型、织造、表面处理及后加工五大环节,具体流程如下:
1. 原料准备与熔融
原料选择:以二氧化硅(SiO₂)为主,辅以碳酸钠、石灰石等助熔剂,混合后高温熔融(1400℃左右)形成玻璃液 。
熔融工艺:主流采用池窑拉丝法,原料直接熔制成玻璃液,经铂金漏板拉丝,能耗低、产量大;坩埚拉丝法(玻璃球二次熔化)已逐渐淘汰 。
2. 纤维成型
拉丝:玻璃液通过高速旋转的拉丝机拉伸成直径微米级的连续纤维,冷却后形成玻璃纤维原丝 。
退并:纤维缠绕成纱筒,调整张力与长度,为织造做准备 。
3. 织造
整经:将玻纤纱按固定宽度和密度平行卷绕于织轴 。
编织:通过平纹、斜纹等织法在织机上交织成布状,控制经纬线密度以调节布料强度与透气性 。
4. 表面处理(关键改性环节)
涂胶/浸渍:玻纤布双面涂覆丙烯酸乳液或树脂(如环氧树脂),使其定型并增强性能。涂胶槽混合乳液与色浆,卷绕浸渍后挥发少量有机物 。
硬化与阻燃处理:添加无机粉体(如阻燃剂、界面增强剂)提升耐热性、绝缘性等 。
5. 后处理
烘干:100–200℃烘道去除水分及挥发物,天然气燃烧供热,废气经净化排放 。
分切与收卷:按尺寸切割布料,收卷为成品 。